传感器的
弹性模量(Young's Modulus) 和
泊松比(Poisson's Ratio) 是描述其核心弹性元件(如金属梁、膜片、桥式应变片基底等)力学特性的关键参数,直接影响传感器的
测量精度、灵敏度和稳定性—— 尤其是对基于 “弹性变形” 原理工作的传感器(如
应变式压力传感器、
称重传感器、
位移传感器等),这两个参数是设计和校准的核心依据。
弹性模量又称 “杨氏模量”,是表征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(外力移除后能恢复原状的阶段),抵抗拉伸或压缩变形的物理量,反映了材料的 “刚性”:弹性模量越大,材料越不容易被拉断或压变形。
当材料受到轴向拉力(或压力)时,会产生轴向的伸长(或缩短)。弹性模量的定义为:材料轴向应力(σ)与轴向应变(ε)的比值,公式如下:(E = frac{sigma}{varepsilon})
应变式传感器的核心是 “弹性元件 + 应变片”:外力作用于弹性元件,使其产生微小应变,应变片将应变转化为电阻变化,最终输出电信号。弹性模量的影响体现在:
泊松比是表征材料在轴向受力变形时,横向变形规律的参数:当材料受到轴向拉力而轴向伸长时,横向会同时收缩;反之,轴向受压缩短时,横向会膨胀。泊松比描述了这种 “轴向变形” 与 “横向变形” 的比例关系。
泊松比的定义为:材料横向应变(εᵗ)与轴向应变(εₐ)的比值的绝对值,公式如下:(nu = left| frac{varepsilon_t}{varepsilon_a} right|)
横向应变(εᵗ):材料横向尺寸(如直径、宽度)的变化量与原始尺寸的比值(收缩时为负值,膨胀时为正值);
轴向应变(εₐ):材料轴向尺寸的变化量与原始尺寸的比值(拉伸时为正值,压缩时为负值);
由于横向变形与轴向变形方向相反(拉则横缩,压则横胀),比值本身为负,因此取绝对值,使泊松比始终为正值。
泊松比虽不直接决定传感器的灵敏度,但会影响弹性元件的实际变形状态和应力分布,进而间接影响测量精度,尤其对以下传感器关键:
避免 “横向干扰”:部分传感器(如单向力传感器)需仅响应轴向力,但实际受力可能伴随横向力。若弹性材料泊松比过大,横向力会引发明显的轴向应变,导致 “交叉干扰误差”;因此这类传感器需选择泊松比稳定、且与设计匹配的材料;
优化弹性元件结构:例如压力传感器的 “膜片”(核心弹性元件),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轴向弯曲变形,同时伴随横向收缩。设计时需结合泊松比计算膜片的应力分布,避免局部应力过大导致永久变形或疲劳损坏;
应变片粘贴位置校准:应变片需粘贴在弹性元件 “应变最大且稳定” 的位置(如梁式元件的侧面)。若忽略泊松比,可能误将 “横向应变” 当作 “轴向应变” 采集,导致测量偏差。
绝大多数固体材料的泊松比在0.2-0.45之间,无单位(无量纲):
决定测量原理的可行性:基于 “弹性变形” 的传感器(如应变式、压电式),本质是通过材料的变形转化为电信号,而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是描述 “力 - 变形” 关系的核心物理量;
影响精度与稳定性: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(温度变化导致 E 变化)、泊松比的稳定性,会直接影响传感器的零点漂移、量程误差,是高精度传感器(如 0.1 级称重传感器)设计中必须校准的参数;
指导材料选型:例如,需要 “高灵敏度 + 小量程” 选低 E 材料,需要 “大量程 + 抗疲劳” 选高 E 材料;需要 “抗横向干扰” 选低 ν 材料,避免误差。
简言之,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是传感器 “力学性能” 的基石,直接关联其测量能力和可靠性,尤其对工业级、高精度传感器至关重要。
隆旅称重传感器是上海隆旅电子推出的具有多样类型,适配多种场景的一系列称重传感器产品,其部分典型产品介绍如下:

LCZ-302A 平行梁式传感器:其弹性体采用剪切或弯曲悬臂结构,量程 50kg 至 500kg,输出灵敏度 2.0±0.05mV/V,防护等级 IP66,具备结构强度高、精度高、安装方便等优势,适合衡器制造及各类需拉伸或压缩力承载测量的工业测力称重场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