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隆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隆旅电子 > 传感器常规问答 > 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发布时间:2025-10-21
浏览次数:36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shllsensor.com

液位传感器作为流体管控的 “眼睛”,广泛应用于化工储罐、民用水箱、新能源电池液冷系统等场景。其核心功能是将 “液位高度” 这一物理量,转化为可计量、可传输的电信号,而不同类型的传感器,依托电磁波、压力、浮力等不同物理原理实现这一转化。本文将从通用工作框架出发,分类拆解主流液位传感器的原理细节,同时对比其场景适配逻辑,帮助理解 “为何不同场景需选择不同传感器”。


无论哪种类型的液位传感器,均遵循 “感知→转换→输出” 的通用逻辑,差异仅在于 “感知液位的物理手段” 与 “信号转换的核心组件”,具体流程如下:
  1. 感知环节:通过特定物理现象捕捉液位变化 —— 如雷达传感器利用电磁波反射感知液面位置,静压传感器通过液体压力感知液位深度;

  1. 转换环节:将感知到的物理信号(如反射时间、压力值)转化为电信号 —— 如压力变化转化为电阻变化,反射时间转化为电压变化;

  1. 输出环节:将电信号处理为工业标准信号(如 4-20mA 电流信号、RS485 数字信号),传输至控制器(PLC、单片机)或显示终端,最终呈现为直观的液位数值。

例如:投入式静压传感器通过 “压力感知→电阻变化→4-20mA 输出” 完成转化,而雷达传感器则通过 “电磁波反射→时间计算→数字信号输出” 实现功能,二者流程框架一致,核心差异在 “感知与转换” 的物理原理。

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探头不与被测液体直接接触,通过 “隔空感知” 实现液位测量,适合强酸、高粘度、高污染等易损伤传感器的场景,主流类型包括雷达式与超声波式。

601

PTL601液位传感器



投入式液位传感器:液体压力原理,污水处理常用
核心原理:利用 “液体静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” 的物理特性,通过测量液体压力间接计算液位高度,适合含杂质、高污染的介质。
详细工作流程
  • ① 压力感知:将传感器探头(陶瓷或 316L 不锈钢膜片,抗磨损、防腐蚀)投入液体底部,膜片受液体压力挤压产生形变(压力公式:P = ρgh,其中 ρ 为液体密度,g 为重力加速度,h 为液位高度);

  • ② 电阻变化:膜片下方的压阻式应变片(半导体材质,灵敏度高)随膜片形变产生电阻变化,通过惠斯通电桥将电阻变化转化为毫伏级(mV)微弱电信号;

  • ③ 信号调理:内部电路进行温度补偿(温度变化会导致液体密度 ρ 改变,影响压力测量),同时将毫伏信号放大为 4-20mA 标准电流信号;

  • ④ 液位换算:控制器根据已知的液体密度(如清水 ρ=1000kg/m³,原油 ρ=850kg/m³),通过公式 h = P/(ρg) 反算液位高度(如压力 P=50kPa 时,清水液位 h=5m)。

关键特性:接触式测量,不受液体颜色、杂质影响;测量范围 0-10m,精度 ±0.2%-±1% FS;成本中等(300-1500 元),但需定期清洗膜片(防止淤泥堵塞),不适合易结晶的介质(如饱和盐水)。
掌握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,不仅能明确 “传感器如何测量液位”,更能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:
  • 选型时:可根据介质特性(如是否腐蚀、是否粘稠)、精度需求(如 ±1mm vs ±5% FS)、场景限制(如空间大小、预算)快速锁定适用类型,避免 “用错传感器导致故障”;

  • 故障排查时:能根据原理判断问题根源(如超声波传感器数据波动,优先排查是否有泡沫;投入式传感器偏差大,优先检查膜片是否堵塞);

  • 方案优化时:可结合原理调整安装方式(如雷达传感器需安装在储罐顶部无遮挡处,确保电磁波直射液面),提升测量稳定性。

通过原理与场景的深度结合,才能让液位传感器真正发挥 “精准感知、安全预警” 的作用,为流体管控提供可靠数据支撑。





601s

PTL601S数显液位变送器


  • 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沪太路5018号梓坤科技园1号楼910室

  • 24小时全国热线:400-7282-986

  • 售前咨询热线:021-51602986

  • 售后咨询热线:021-51601181

企业公众号
企业抖音号
企业视频号
企业微博
企业小红书
Copyright © 2010-2024 上海隆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31399号-6
cache
Processed in 0.003478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