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式荷重传感器在长期使用中,受安装偏差、环境干扰、老化磨损等因素影响,易出现测量精度漂移、信号异常、无输出等故障,直接影响工业称重、设备控制的可靠性。本文针对 8 类高频故障,拆解 “故障现象 - 核心成因 - 排查步骤 - 解决方法”,为工程师提供从快速诊断到彻底修复的实操路径,覆盖从实验室测试到工业重载的全场景。
安装偏差:传感器受力方向偏移(非轴向受力),或安装面不平行导致局部应力集中;
校准失效:长期使用后传感器零点漂移,未及时重新校准;
量程选型错误:实际载荷远超传感器量程 70%,进入非线性区域。
检查安装状态:用水平仪测量传感器上下安装面平行度,若误差>0.1mm,需重新打磨安装面或加装调心垫;观察载荷是否正对传感器中心,若偏移需调整载荷传递路径,确保轴向受力;
重新校准:使用标准测力仪(如 1 级精度的标准砝码)进行校准,通过配套软件调整零点与灵敏度参数 —— 例如测量值偏大时,适当降低灵敏度系数;偏小则反之;
复核量程匹配度:若实际最大载荷(含冲击)超过传感器量程 70%,需更换更大量程型号(参考选型指南中 “静态 ×1.2 倍、动态 ×1.5 倍” 原则)。
电磁干扰:附近有变频器、焊接机等强电磁设备,干扰传感器信号传输;
接线松动:传感器与仪表 / PLC 的连接线缆接触不良,或屏蔽层断裂;
电源不稳定:供电电压波动(如从 10V 降至 8V),导致惠斯通电桥输出异常;
环境振动:设备振动传递至传感器,导致弹性体高频微形变。
电磁干扰排查:用示波器检测传感器输出信号,若有明显杂波,将传感器线缆更换为屏蔽双绞线,并单独接地(接地电阻<4Ω);将传感器远离电磁源(至少 1m 以上),或在电磁源旁加装屏蔽罩;
线路检查:逐一检查传感器接线端子(红 - 电源正、黑 - 电源负、绿 - 信号正、白 - 信号负),若有松动需重新紧固;用万用表测量线缆通断,若屏蔽层断裂需更换线缆;
电源稳定处理:在传感器供电端加装直流稳压电源(输出精度 ±0.1V),或并联电容(1000μF/25V)滤除电压波动;
应变片老化:长期使用后应变片粘贴层松动,或敏感栅氧化,导致电阻变化不稳定;
弹性体疲劳:传感器长期承受接近满量程的载荷,弹性体出现微小永久形变,无法恢复原状;
载荷传递不稳定:如料罐称重时,物料投放位置每次不同,导致偏载角度变化。
应变片检测:拆解传感器外壳(若允许),观察应变片是否有鼓包、脱落,若有需重新粘贴同型号应变片并校准;若无法拆解,可通过替换法 —— 更换同型号新传感器,若重复性恢复正常,说明原传感器应变片已失效;
弹性体检查:用千分表测量传感器空载时的轴向尺寸,与出厂数据对比,若偏差>0.01mm,说明弹性体已疲劳,需更换传感器;
载荷传递优化:固定载荷投放位置(如料罐加装导流板),或选用抗偏载能力更强的型号(如集成球形调心支座的柱式传感器,可抵消 15%-20% 偏载)。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沪太路5018号梓坤科技园1号楼910室
24小时全国热线:400-7282-986
售前咨询热线:021-51602986
售后咨询热线:021-51601181